作为地质监测、工程安全领域的关键设备,GNSS位移监测站凭借其高精度定位技术,通过云端算法预判风险,实现提前预警,未雨绸缪,保障工程安全。
一、基础认知篇
Q1:GNSS位移监测站与普通GPS有何区别?
A:传统GPS精度约5-10米,而GNSS监测站是采用差分RTK技术实现的毫米级位移监测产品,静态精度(差分模式):水平±(2.5mm+1ppm),垂直±(5mm+1ppm),适用于毫米级形变监测。
Q2:设备核心由哪些部件构成?
A:典型配置包含:
• 双频GNSS天线
• 高精度接收机
• 气象传感器
• 太阳能供电系统

云境天合TH-WY1GNSS位移监测站
二、应用场景篇
Q3:哪些领域急需部署监测站?
A:主要应用于:
① 地质灾害预警(滑坡/地面沉降监测)
② 桥梁健康监测(实时追踪墩台位移)
③ 高铁轨道监测(确保无缝钢轨稳定性)
④ 矿山边坡监测(预防塌方事故)
⑤ 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
Q4:监测频率如何设置?
A:根据场景动态调整:
• 地质活动活跃区:1秒/次采样
• 常规工程监测:5-15分钟/次
• 超高频需求可定制毫秒级采集方案
三、选型攻略篇
Q5:如何选择适合的设备型号?
A:重点考察:
① 精度等级:是否满足项目规范
② 防护等级:IP67以上防水防尘,适应野外环境
③ 通信方式:4G/NB-IoT/LoRa多模可选
④ 云平台兼容性:是否支持标准API数据对接
Q6:有哪些类型?
A:根据配置需求进行选择:
• 入门型监测站:单星座定位,基础功能
• 专业型监测站:多星座融合,支持网络RTK
• 定制型系统:包含预警平台开发
四、运维管理篇
Q7:安装需注意哪些要点?
A:关键步骤:
①周围都不能有高大建筑物,如果无法避免也应远离至少20米以上。
② 基准站与测量站之间的间距(基线距离)推荐小于500米,最大不超过2KM,并且尽量选择同海拔安装。
③ 基准站与测量站之间尽量可视,如无法完全可视也要避免存在高墙、建筑物等遮挡。
Q8:数据异常如何处理?
A:常见问题排查:
① 多路径效应:调整天线位置
② 信号失锁:检查卫星可见性
③ 通信中断:测试SIM卡信号强度
Q9:设备维护周期多长?
A:建议:
• 每月远程检查数据完整性
• 季度现场巡检(清洁设备、校准传感器)
• 年度全面维护(含固件升级)
Q10:如何解读监测报告?
A:重点关注:
• 位移速率:是否超过安全阈值
• 变形趋势:加速/匀速/减速变形
• 空间分布:变形区域是否集中
GNSS位移监测站的投资回报周期通常在3-5年,通过灾害预警可避免重大经济损失。建议结合项目规模选择具备持续算法优化能力的供应商,让毫米级监测真正守护工程安全生命线。
更多位移监测设备,可联系我们定制
本文地址:
http://www.jtqxz.com/technology/1427.html